你知道吗,每年4月15日是我国国家安全教育日,我们学习中接触的实验室安全看似属于"小场景",实则关联国家科技竞争力、网络防御能力和学校社会稳定等诸多方面。在全球化技术竞争与网络空间威胁加剧的背景下,保障实验室安全已成为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微观抓手,需以底线思维构建全链条防控体系。教育系统特别是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要地,作为总体国家安全观重要领域的科技和公共安全均与实验室息息相关,做好手中小事,留心规范操作,就是我们在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具体行动,那么除了校园实验室安全外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你还知道多少呢?

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
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十周年
2024年4月15日
我们迎来第九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今年的主题为
“总体国家安全观·创新引领十周年”
近日
“国安宣工作室”发布了
“2024总体国家安全观宣传手册”
快来一起学习吧!
一、设立背景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是为了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维护国家安全而设立的节日。2015年7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其中规定每年4月15日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二、什么是国家安全
2015年7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明确指出: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
三、什么是总体国家安全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时代发展大势,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把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理论和当代中国安全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战略文化结合起来,创造性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个被确立为国家安全工作指导思想的重大战略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百年奋斗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关键是“总体”。强调大安全理念,涵盖政治、军事、国土、经济、金融、文化、社会、科技、网络、粮食、生态、资源、核、海外利益、太空、深海、极地、生物、人工智能、数据等诸多领域,而且将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动态调整。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核心要义,集中体现为“十个坚持”:

“一个总体”、“十个坚持”有机融合、有机统一,凝结着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国家安全的宝贵经验,反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国家安全工作规律性认识的深化、拓展、升华,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认识论和方法论相统一的鲜明特色。
四、我们在生活中应当怎么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
(一)、严守国家秘密;
(二)、配合国家安全机关工作,为国家安全机关执行工作任务提供便利条件和协助;
(三)、发现危害国家安全行为应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或公安机关报告;
(四)、警惕可疑人员出没军事、保密单位周边,乘机盗取情报信息。
五、什么是12339?
2015年11月,全国国家安全机关向社会发出通告:12339,是受理个人和组织发现的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情况线索举报电话。
公民和组织如发现危害国家行为,请拨打举报电话12339向属地国家安全局报告;或登录国家安全机关互联网举报受理平台www.12339.gov.cn进行举报;也可以向公安机关等其他国家机关、组织报告,相关国家机关、组织会立即移送属地国家安全局处理。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国家安全,重于泰山
维护国家安全,你我都是主角
增强保密意识,筑牢安全防线
是我们共同的义务
在维护国家安全上
人人都不是局外人、旁观者
每个人都是当事人
来源:
中共山西省委统一战线工作部
中国科学院大学